感知与记忆
颜色
- *超越视觉 颜色不仅仅是我们对光波的一种感知,更是一种视觉经验
视网膜上对颜色识别起作用的细胞叫视锥细胞
知觉
- *超越理解
- 知觉分为觉察、分辨、确定
- 知觉特性:
选择性(selectivity) 解释性(comprehension) 整体性(integrality) 恒常性(permanent)
错觉
- *超越事实 外界纷繁的刺激,我们丰富的生活,都不断的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好的视觉系统,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
- 我们视觉系统的建立,伴随着大量的经验堆叠,以及视觉神经元在此过程中建立的联系
我们常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实际上,眼见也未必为实
记忆
- *给我一杯忘情水
- 记忆分为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不需要意志控制,不需要意志努力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一种依靠语言描述来进行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一种关于怎么做事情的过程、步骤等具体操作的记忆
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一种对于过去经验中时间、地点、过程等的记忆 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一种对抽象符号的记忆
时间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0.5~4秒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5秒到1分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1分钟以上
最容易遗忘的记忆
语义记忆 外显记忆 陈述性记忆
难以遗忘的记忆
情景记忆 程序性记忆 内隐记忆
重构
- *那些不真实的回忆
- 记忆重构(memory reconstruction) 记忆的存储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已经有的经验会发生变化 人们会利用概括、归类等方式来重构信息
重构过程中,信息变得更加简单,不重要的细节完全被忽略,,突出和强调哪些重要的细节,这个故事就变得更加合理、符合背景和常识
-
外界的干扰也很容易让我们重构一些错误的记忆
-
想象膨胀(imagination inflation) 自己想象过的事件也可能成为记忆中的一部分
-
记忆回涨 记忆的的动态过程还可以表现为记忆回涨,就是在测验结束的一段时间后,记忆量会有所提高
大脑与记忆
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小脑负责程序性记忆 大脑皮层感觉记忆
脑科学告诉我们记忆的本质,其实是不断加强的特定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怎样可以提高记忆
记忆的机制可以形象为编码和提取(encoding and retrieval)
- 记忆的编码过程具有特异性反应(specificity):当提取的背景和编码的背景完全相同的时候,回忆起来就容易得多
- 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ing effect):最前和最后的序列通常更好记忆
- 对记忆进行精密加工也可以加强记忆
时间知觉
- *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知觉: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或者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又可分为
时序知觉 时距知觉 时间点知觉 时间预测知觉
时间知觉不是某个特定感官的功能,人们借助视觉、听觉、皮肤觉、嗅觉等等都能感知到时间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你的时间估计 就会越长; 某一段时间内事件性质不同也会对你对时间的估计产生影响
但当回忆往事的时候却恰恰相反:经历的事件越多,性质越复杂,你估计的时间就越长 回忆往事的本质是记忆的密度
人的兴趣和情绪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时间参照物可能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梦
- *你有第六感吗 人类的睡眠是由快速眼动(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共同组成的,而非快速眼动睡眠还包含4个不同的睡眠周期 ![[Pasted image 20240409145625.png]] 所以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就是由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交替出现的,一夜要经历4,5次循环 ![[Pasted image 20240409145839.png]]
梦不仅仅是生活的简单反映,你完全可以努力去对它进行加工,以此来对你真实的生活有所帮助
弗洛伊德认为梦反映了被压抑的愿望
发展与教育
延迟满足
在延迟满足的实验中 秘诀在于转移注意力
米歇尔在认知神经研究的基础上用热系统和冷系统来说明注意力的策略性分配对延迟满足能力的这种机制 ![[Pasted image 20240409152614.png]] ![[Pasted image 20240409152634.png]]
冷系统–理性 热系统–感性
发展心理学是考察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行为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婴儿气质
婴儿的发育满足四大原则
头尾原则 近远原则 等级整合原则 系统独立原则
婴儿出生时具备的脑神经元数量就已经时人脑总神经元数量的80%了,而在出生后的头两年间,基本会把剩余的20%长全
但是之后我们大脑的神经元之间会不断建立连接,使得神经网络变得极为复杂
婴儿气质类型的不同
- 气质(temperament) 个体的唤醒模式和情绪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心理学家将婴儿气质类型分为三种 ![[Pasted image 20240409154621.png]] ![[Pasted image 20240409154639.png]] ![[Pasted image 20240409154648.png]]
由于神经的作用婴儿有着各自的气质类型,而各种气质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又同时受到遗传、环境和文化种种因素的影响
情感依恋
依恋: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且当其在场的时候感觉到安全的心理倾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依恋就是动物的一种习性,是动物幼崽适应生存的一种特定反应
-
接触性安慰 幼崽对于母体的依恋,不仅仅是为了食物,与母亲温暖而舒适的身体接触才是它安全感的源泉
-
敏感期
心理学家根据 儿童与父母分离和重聚时的 不同表现 将婴儿分成了 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抗拒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
如何让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Pasted image 20240409160717.png]]
咿呀学语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 个体学习是以特定的方式对一个中性刺激进行反应,而这个刺激原本并不会带来这种反应方式
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reflex) 在操作条件反射中,自发反应会根据结果的正性或负性而得到增强或减弱
定向反应(orienting response)
习惯化(habituation) 所谓习惯化的过程,就是指在某个刺激重复多次呈现后让我们对它的反应会发生降低
模仿(imitation) 儿童的模仿能力在语言学习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前语言交流(prelinguistic communication):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咿呀学语(babbling)
交流是需要双方共同参与的,这个就对于将来的学习起了非常大的铺垫作用
符号语言(symbolic language) 手势产生时所激活的脑区与言语生成时所激活的区域几乎是相似,这就表明口语可能是从手语进化而来
先天论(nativism) 先天论认为语言的发展是遗传的结果,它受到了与生俱来的机制所引导 ![[Pasted image 20240410083454.png]]
性别认同
社会性微笑(social smile) 婴儿会有目的的通过微笑来表达积极情绪,同时也对他人的情绪表达慢慢敏感起来 社会性参照(social referencing) 有意识的搜寻他人的情感信息,以帮助理解不确定情境的含义(最早从8个月大时开始)
养育婴幼儿时养育者的情绪应该是一致的
婴儿什么时候有自我意识的
从十二个月大时才开始逐渐发展,可以通过照镜子辨别
研究发现即便存在生理上的不同,女婴和男婴之间的差异其实是很小的。
角色扮演(role play)
这些性别差异,其实是父母或者环境强化的结果,而且这种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不断的增加
性别的意识在学前期就已经建立起来
儿童的性别稳定性是如何形成的
- 与性激素有关
- 与社会学习理论有关
性别适宜性
性别认同障碍
最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我们应当弱化性别教育,实现刚柔并济
游戏人间
自言自语(soliloquy) 心理学家lev Vygotsky认为婴儿的自言自语 这些语言将会被用于指导儿童的行为和思维,产生新的想法,最终起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
内部对话(internal dialogue):以自言自语为先兆的解决困难的行为模式
幻想游戏(fantasy play):以想象能力为基础,使物体和人物表现出新的身份或具有新的意义,过家家就是典型的幻想游戏
感觉运动游戏(sensorimotor play):
符号化游戏(symbolic play):
符号思维能力出现,儿童的思维就会变得更灵活,将一种物体假想为许多别的物体
当腰进行游戏而没有必要的物体时,儿童能假想、发明一些物体或者赋予常见物体新的用途,以此来进行游戏
儿童还可以通过幻想来实现对社会和现实环境的理解,从而开拓自己的思维,提高抽象能力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儿童形成道德最好方式之一
两难故事(moral dilemmas)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 就将人的道德发展 分成了三个水平 随着儿童的成长道德水平也在逐渐地发展和成熟
第一个水平叫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 以惩罚和服从为导向的阶段,只是通过一件事情的结果来判断好坏 处于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导向的阶段,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你帮我,我也帮你“的关系
第二个阶段叫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 以人际和谐为导向的阶段,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
判断的依据是规则和法律,但由于情、法、理三者有时难以兼顾,善恶判断常会出现相互矛盾
第三个阶段叫做后习俗水平(post conventional level) 法律或习俗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决定的,也是可以由于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的
更高层次是超越个人得失,而将这样的一个水平上升到人类的普遍伦理之上
道德意识(moral awareness) 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 道德行为(moral behavior)
学习方式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 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reflex) 行为的结果,增加了你行为产生的频率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榜样行为的结果,对儿童是否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
行为塑造
奖励或者惩罚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形式
当你已经习惯拥有某种东西,突然它被取消了,你便会有一种负向的情绪
鼓励让孩子发现自己可以控制成功与否,而简单的表扬却剥夺了这种可控性
外界的物质奖励,有时候会替换我们的内在动机
灵活性和积极性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某个知识或理论
情绪与情感
需要
- *需要:情绪和情感的催化剂 情绪和情感并不真的是绝对主观的东西,或者只能说它在每个人心目中的体验是主观
喜怒哀乐都是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下产生的
客观—->需要—->情绪
真假笑容的判别 ![[Pasted image 20240411082342.png]]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一个客观事物要想引起情绪和情感,则必须以需要为中介 虽然情绪和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激发产生的,但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则是由你对刺激情境的认知来决定的
情绪和情感的基本概念
1.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情绪和情感虽然是由客观事物引起,但必须在需要的中介作用下,才能真正产生情绪和情感 3.最终产生的情绪和情感的性质,是由你对刺激情境认知决定的
具身认知
- *谁说情绪是主观的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人的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联系
物理温度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 冷和热的概念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温度,还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对某些情境的感受 体温升高使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变得友善,同时也使自己待人接物时更加热情、宽容
微表情
- 你会察言观色吗 你在不同情绪状态下,身体也会随着变化,从而传递出各种非言语的信号,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微表情 表现在姿态、声音、表情、姿势、语调 持续时间通常为1/25秒至1/5秒
微表情是一种自发性的表情动作,成为了解人类真实情感和内在情绪加工过程的一个窗口
微表情可能是人类统一的反应,有着跨越种族的一致性
![[Pasted image 20240411093853.png]]
爱情
- 认知神经的视角下的爱情 爱情(love):从本质上来说,也使由生化反应造成的,是大脑中无数脑细胞电活动的结果
爱的生理反应 血流加速,心跳加快,口干舌燥 与面对一头噬人野兽的反应是一样的
情绪线索(emotional clues):不同情感线索造成两种情感体验与行为 爱慕(like)恐惧(fear) 拥抱(hug)逃跑(escape)
成瘾行为(addictive behavior):一些科学家认为爱情是一种成瘾反应
一旦大脑将你的身体反应评价为爱,就会引发大脑里面一系列的反应,比如说会分泌更多的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能够使你极其愉悦的化学物质。 同时你的脑内也可能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而多巴胺呢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在大脑当中传递兴奋、开心等信息。 这些反应都最终促使大脑的奖赏回路开始兴奋
回报期望(return expectation):大脑奖赏回路中对于爱的回报期望 当失恋者无法得到关于回报期望的回应时,可能会由爱生恨,从痛苦转向愤怒
恨从来不是爱的对立面, 冷漠才是。爱与恨拥有如此相似的生理状态,而我们之所以体验到迥异的感觉,只是因为我们的大脑给了它们完全不同的解释,随着情境与线索的不同, 大脑的解释可能会相当不靠谱的在它们两者之间进行转换。
互补
- *你们是因为互补相爱的吗
互补性(complementary)
高估了互相吸引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或者错误将促进两个人互相吸引的因素归因为这种差异
感知显著性(perceptive salience)
另一个使人们相信互补性会促进人际吸引的因素可能就基于世界某些规律的过度泛化
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因素是相似性(similarity) 相似性是促进两个人互相吸引的最大推手,相似性广泛的反应在人际关系的多种特质维度上(年龄,价值观,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兴趣)
促进人际交往的其他因素: 接近性(proximity)
因为某些相似点而产生的感情上的联结或接近,以及发现某些相同的人格特质
熟悉性(familiarity)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社会的人际互动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际吸引也发展出一些新的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特点
无论如何,互补性都难以成为一个经得起验证的人际互动的促进模式
共情
- *学会和他人联接
共情(empathy) 又称同感、同理心、移情等,顾名思义,就是指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共情是人类最美丽的一种心理能力
同情、抚慰,感动
女性的共情水平通常高于男性
镜像神经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 女性在感知他人的时候,会比男性更多的利用镜像神经系统;原理为:知觉——行动机制
研究当中发现当面对他人情绪的时候,女性的右外侧前额叶皮层有更加强烈的激活,而男性的左侧颞顶叶皮层激活程度更强 , 这就表明男性能够更好的区分自我和他人 ,阻止他人的情绪对自己产生影响
共情对于人类互助行为的重要性:
对他人的共情引发了我们去帮助别人,而这与自我的利益并不太大的关联,而是出于无意的行为结果
![[Pasted image 20240412093734.png]]
共情与同情是完全不同的
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 ![[Pasted image 20240412094036.png]]
“回应”是很难让情况好转的,而真正能让事情变好的转机时彼此的“联结”
压力
- 吃喝晚睡:与压力同行
![[Pasted image 20240412131225.png]]
- 得分在0~4分之间,说明您精神压力程度较低,但可能生活简单沉闷,缺乏动力
- 总分在5~9分之间者,精神压力程度中等,虽然有时感到压力较大,但仍可应付
- 总分在10分或者以上者,精神压力偏高,应反省压力来源,寻求解决方法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压力(pressure) 应激源(stressor):外在、内在(对自己的要求) 内在的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应激源 应激源有的是具体可见的,有的是隐而不见的
急性应激:一种短暂的唤醒状态,伴随着典型的进攻或退缩行为
慢性应激:一种长期的唤醒状态,会持续很长时间,使人们感到即便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加在一起,也不再能满足压力事件的要求
慢性应激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急性应激
压力的来源:生活事件、学习工作、金钱、好事、生活方式、信息
我们面对危险的第一反应是呆住(freeze)
![[Pasted image 20240412160659.png]]
行为减压:
吃 喝 玩:过度玩乐通常是压力的表现 睡
社交网络
- 上网:痛并快乐着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也是减缓压力的一种因素
有时候网络平台似乎像一堵无形的墙,隔开了你与其他人的接触(它增加了我们不必要的交流,以及对不必要事情的关注,以至于是我们忽略了身边重要的事)
社交应用就是为孤独而生的,孤独的人喜欢社交媒体。—-Ronald Dworkin
孤独与社交网络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孤独的人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在Facebook上
通信联系的增加和人际接触减少的对立现象—-“互联网悖论”
当人们真正面对面的时候 ,脑中的垂体会分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类似于催产素它是一种荷尔蒙物质这样一种荷尔蒙物质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提高信任感,甚至激发爱的感觉 然而网络交流就难以刺激我们的大脑 分泌这样一种荷尔蒙物质 就会使我们觉得 网络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
动机与人格
人格与性格
- 你未必知道的人格
- 人格(personality) persona面具;personality运用了面具这个词根,来慢慢形容在人们内心中所具有的不同的特征与表现
人格的特征:
整体性(integrity):人格的各个成分和特质之间,应该密切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稳定性(stability):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中稳定的内在特征,我们才能把它定义成人格
人格其实也是可变的、发展的,而不是刻板的
独特性(uniqueness) 社会性(sociality):人格是必须立足于社会的,我们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的学习到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而最终慢慢形成一个独立的人格 动力性(dynamic)
- 性格(character):性格是人的一种内在思维方式,它更多的是涉及到社会评价的部分 例如勇敢与懦弱,它们一个为正面,一个为负面,这就说明性格更多反映了社会评价的部分,它是我们社会文化的反映,而这些都是通过我们后天慢慢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精神分析:潜意识
- *你不知道的东西潜意识知道 行为的差异有时候是因为所处环境的不同,有时候则反应我们的人格相差巨大
但即使有时候我们的人格不同,环境不同,我们也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行为模式,比如假期综合症(post-holiday syndrome)
- 潜意识(unconscious):潜意识是你觉察不到的,藏在意识之下,但时时刻刻会影响你的行为
- 意识(conscious):能觉察到的、能意识到的、能进行反省和思考的
如何能知觉到潜意识呢? 梦、自由联想、催眠状态
sigmund freud 认为人格分为是三个部分 人格的结构(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本我(id):我们最原始的冲动和欲望;本我是按快乐原则行事的 自我(ego):它就是人格当中相对理性的一面,它协调着本我和外界之间的关系;自我是按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superego):所有价值观的源泉,是我们后天慢慢习得的一种社会规范和道德;超我是被内化的道德;超我是按照道德原则行事
自我通常起到协调本我和超我的作用,当自我不够强大,则有可能会导致人格分裂(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Pasted image 20240413203106.png]]
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ce mechanism):自我通过部分的压抑本我的冲动,从而避免了和超我之间产生冲突
自我防御机制
- 你运用自如的自我防御机制
- 自我防御机制:其实就是人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烦躁、焦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从而进行了自我的心理调节,达到保护自己的一种作用
自我防御机制是潜意识层面的,通常来说是个人无法知觉到的
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
1.压抑(repression) 2.否认(denial):用否认的方式就避免了尴尬,防止我们一些不愿意示人的东西,被别人发现 3.投射(projection):例如:心上人看自己一眼就感觉她喜欢自己 ,即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加到别人身上 4.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5.退行(regression):成年人使用儿童的形式来保护自己 6.抵消(undoing):当你有一个不可接受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象征的手法,来平衡这种心理上的焦虑,这就叫抵消,例:小孩打碎了碗,老人说岁岁平安 7.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8.升华(sublimation):例如一些经典文学的创造原因 9.转移(displacement):当我们不能把一种正常的情绪向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只能找一些替代的,可以接受的人去发泄我们的负面情绪
自我防御机制更类似于一种自我麻痹
对待自我的防御机制可以狠心一点,我们需要适当的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剖析,对待别人的防御机制要宽容一些,那相当于是别人的伤疤,不要轻易去揭开
如果点明别人的自我防御,那么它们的自我防御机制可能会转换为对你的攻击,那相当于揭别人的伤疤
耐心的等待和陪伴,有时候比追问更有用
人本主义
- *为什么广告会有用:人本主义的解释
潜意识等概念的基本假设就是
- 人的行为是受原始欲望所驱使
- 人的行为是由本能驱动
而abraham H. maslow的人本主义认为:
-
人本主义: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我们慢慢形成的不同层次的需要
-
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有结构的,分层次的。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呈金字塔形分布 ![[Pasted image 20240413212101.png]]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产生非常强大的内驱力
-
缺失需要(deficiency need):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想成为什么,他/她必须成为什么,简单的来说,就是全面发挥他/她的潜能,让他/她成为他/她可能成为的一切
maslow认为:凡自我实现者,必有高峰体验
- 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
高峰体验与运动有很大关系
现如今广告语中充斥了五种需要: 例如:酒的广告常常充斥着归属与爱的需要,汽车的广告常常充斥着尊重的需要,运动产品的广告常常充斥着自我实现的需要
- 发展需要(growth need):(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出现较晚,即使得不到满足也不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内驱力;是让我们活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的一种需要
为什么爱与归属的需求在尊严的下面呢? 因为有时候我们会为了爱而舍弃尊严
但需要注意的是平等的爱情才是最稳定的
心理问题
- 你的心理正常吗 心理问题一般有两个层面:
- 一般心理问题
- 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正常: 心理不正常:人格障碍,确诊的精神障碍等
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心理疾病的两条基本甄别条件
- 令自己感到痛苦不适
- 统计上的极端性
偏执型人格障碍
![[Pasted image 20240413231012.png]]![[Pasted image 20240413231023.png]] ![[Pasted image 20240413231034.png]] ![[Pasted image 20240413231101.png]]![[Pasted image 20240413231112.png]] 满足上述特征并不一定有该人格障碍,可能只是有相应的人格倾向
-
偏执性人格倾向:每个人至少有一种以上的人格倾向,偏执性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同时也反映了认真,坚持,执着的特点
-
偏执型人格障碍:它是一种变态人格,不单会影响你正常的生活,而且会让你饱受痛苦
抑郁的早期症状:
- 对一切丧失兴趣
- 失眠多梦早醒
- 自我评价过低
- 消极悲观,有强烈的自杀念头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
-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 性功能减退
- 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 心境有昼重夜轻的变化
抑郁症是一种极端的病理性行为,而抑郁的倾向是普遍的,时常存在的
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addiction) 是不是心理疾病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常情况下是不满足的
对于心理健康与不健康这个问题,我们要带着睿智的思想,敏锐的目光,摆脱对号入座或者庸人自扰式的担忧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
- *挨千刀的心灵鸡汤:行为主义的视角
上述所说的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理论,虽然它们在人格发展动力的理解上有非常大的不同,但它们都强调人的内在本能或动力(本能(instinct)和自我(ego))
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理论,但这些理论实际上并没有对错之分,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人
- 行为主义(behaviorism):强调外在控制和行为的一个理论基础
以斯金纳为代表的传统行为主义坚持这么三个观点:
1.行为和人格基本上是由外在环境塑造的; 2.人格其实就是人所有外显与内隐行为的总和,而这些反应又都是被强化出来的(例如关于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对行为的强化) 3.人之所以有个体差异,是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外界强化的路径,因此我们的发展模式也是不一样的
行为主义学派实际上把人格(personality)等同于行为(behavior)
Albert Bandura在传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补充了人自身的能动作用,强调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人格研究方法,形成了新的行为主义流派,叫做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它都认为人是由本能驱动的,而传统的行为主义者就否定了内在驱力,认为人是由环境塑造的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人既不是光由本能驱动,也不是完全受环境摆布,而是由自己独立的认知过程,而这个过程它参与到行为的获得并最终让你养成了人格
替代学习(vicarious learning)——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通过观察一些行为及结果来达到学习的效果)
你的认知过程能作用于你的行为和环境,同样环境也能改变你的行为和认知
心灵鸡汤通常能提高我们的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
- 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它是一种信念,是指我们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恰当而有效的作出行为表现 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言语劝说(verbal persuasion) 直接的成败体验(direct experience) 替代性经验(vicarious experience)
心灵鸡汤往往将成功的大概框架与真正成功之间的繁多细节一笔带过,所以心灵鸡汤往往只能刺激我们起步,离真正的成功却还是遥不可及,在此之后真正能刺激我们的还是直接的成败体验,那时我们自己的自我效能感维持下去的关键
成功的定义其实有很多种。学会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恰当的成功,才能保证你拥有一颗坚强而自信的心
替代性经验作用的重要前提是:要与榜样有一致性; 所以别人家的孩子往往无法激励我们发奋图强
付出没有得到期许的回报,努力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的时候,反而可能降低你的自我效能感
人格特质理论
- 人心,可测吗?
人格特质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trait) 大多数人格测试就是根据要测量的人格特质,编制许多有关的问题,如:在别人侍奉我的时候我会觉得不安?A.是的 B.介于A与B之间 C.不是的 这就是著名的卡特尔16相人格测试,又叫16PF。而这个测试就是用人格特质理论编制出来的
特质理论认为
人格是由许多不同的特质构成的,这些特质就像一块块的拼图,最终拼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大部分人格测试就是以特质理论为基础:将人格划分为不同的特质或者几个不同的维度,而测试结果就反应了你在这些特质或者维度上的强弱程度
维度特征举例:
- 神经质(neuroticism):情绪的稳定性
- 外倾性(extraversion):内向还是外向 三个特质:
- 开放性:你是是充满想象、寻求变化,还是务实、循规蹈矩
- 责任感:你是否谨慎细心,认真负责
- 宜人性:你是否乐于助人,与人合作,而且值得依赖 16PF:
- 世故性:得分低代表直率天真
- 敢为性:得分高代表冒险,敢做敢为,少有顾及
- 等
不同的人格测试,都是通过你在不同的维度上的表现进行逐个的分析,最终,大致勾勒出你人格的面貌
MBTI职业性格测试: 内倾(introverted)——外倾(extraversion) 实感(real sense)——直觉(intuition) 情感(emotion)——思考(reflection) 计划(plan)——知觉(perception)
例:INFJ的人格特征有:敏感、热切、有洞察力
适宜职业:心理咨询师、作家、诗人、编剧、导演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可以慢慢发展的
主观验证效应
- 血型与星座,你信吗
畅销书上所述血型与性格的关系 ![[Pasted image 20240416080338.png]]
-
血型(blood type):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物质对不同人的血液进行的一种分类,而红细胞表面的这种物质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血型是与生俱来不会改变的
-
信念(belief)
血型与性格到底有关系吗?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两者之间的信念,也就是我们是否相信血型会决定性格
- 主观验证效应(subjective validation effect):接受信息——寻找事例验证——确认信息
有些心理测试并不是真的测得很准,只是我们的信念让测试结果很准
- 星座(constellation):星座分析不过是把一些模糊的,每个人都适用的话给每个人都说了一遍,全人类都可以共享
如果你相信了梦的神秘主义色彩,那么,你会发现你的梦确实验证了你的信念
人格的形成决定因素:
先天的遗传因素 后天的家庭环境 工作以及个人机遇
基因遗传对性格的影响只有五成左右的影响,而另一半的影响就来自于其他多种多样因素的组合
文化与社会
从众
- 情境:你并没有那么自由
人的很多行为是由所处情境决定的: 例如吵闹的人在图书馆中安静,不看电视广告的人在公交车上却会看电视广告
- 从众(conformity):
- 信息性从众(informational conformity):由于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做的我们会模仿别人的行为
- 规范性从众(normative conformity):当我们面临群体的无形压力时,为了不被群体所排斥或拒绝,我们选择了和群体保持一致
服从
- 服从:唤醒内心的"邪恶"
不管是规范性从众,还是信息型从众,都表明我们有一种希望与大多数保持一致的强烈愿望
群体规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通常与群体的吸引力和约束力有非常大的关系而:
- 群体的规模
- 群体成员间的熟悉度和联系性
- 群体文化
- 群体内部的差异性 都直接影响着群体的吸引力和约束力
通常来说,较小的群体约束力要强于较大的群体,彼此之间越是熟悉,联系越是紧密,接触越是频繁,可能就越有约束力,但是群体内部,只要有一个人持有不同意见,而且被公开的表达出来,那么他的存在就会极大地增强群体其他成员做出不从众行为的勇气
从众还和个人特质有很大的关系
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曾在1963年的电击实验中向我们证明,我们不仅会服从权威,甚至会不惜对他人进行残忍的伤害
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即使是一个理智而善良的普通人,也有可能做出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
服从(obey)
该电击实验的结论就是,即使那些简单从事自己工作而没有任何特殊敌意的普通人,也可能成为一些恐怖活动的参与者
假如有一天, 你在道德与服从之间煎熬,如果你心中知道善与恶 ,就请你坚持那份善 ,如果你还不确定 ,也请你暂时停下来 ,想想清楚 然后再行动
归因
- 归因:保护自己的尊严
1958年,海德提出归因理论
-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主导性问题是发现行为的原因在人(内在或者倾向性原因),还是在情境(外在的或者情境原因),以及谁最终应该对结果负责
人们通常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对事情进行归因的 ——Harold Kelly,1967
并由上述理论提出协变原理
- 协变原理(principle of convariation):如果某个因素一旦出现就可以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原因
我们在执行归因时,会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区别性(distintiveness):这个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 一贯性(cohearency):这个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 一致性(consistence):其他人是否在同样情境下 也产生同样的行为
通过以上三个性质的判断最终来决定是个人内在还是外部情景的原因
-
行动者——观察者错误(actor-observer attribution error):当我们是当事人时,我们就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也就是情境的因素
-
内因和外因(internal or external):
内因: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品性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付出的能力等 外因: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景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 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stable reason or unstable reason):
稳定因素:导致行为表现得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条件、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能力人格、品质、活动的难易程度等 不稳定因素:容易发生变化较不稳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及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情绪、心境、努力程度、机遇及环境的影响等
当行为时成功的,获取了良好的结果时,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能力或其它人格品质使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环境或外在条件使然)
而当行为本身是不好的、失败的时候,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环境或外在条件使然),如果使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能力或其他人格品质使然)
以上的行为偏向称为自利性偏向,以下是几种归因的偏差
- 自利性偏向(self-serving bias):
- 自我中心偏见(egocentric bias):如果我们以一定的方式行动,我们要期望其他人也会以这样的方式行动
社会认知
-
社会认知:情人眼里出西施
-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你对人及其行为的认知,而不是你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
社会认知通常有四种认知途径:
面部表情 言语活动 体态表现 行为方式
上述途径与微反应(micro reaction)是一致的
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认知对象的形象,并将这个对象留在心里,这就构成了社会印象(social impression)
- 社会印象(social impression):
间接性:因为这些信息经过了自己的加工 综合性:社会印象一般经过了自己对所有相关信息的整合
-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例:一见钟情(love at first sight)、一见不钟情(dislike at first sight)
-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时,即当我们连续见到某个人时,首因效应更加显著;当两种信息断续被感知时,即当我们和某人不经常见面时,近因效应作用更加明显
当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
-
晕轮效应(halo effect):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者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
刻板效应(stereotype effect):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可以帮我们快速做好应对认知对象的准备)
==****其实我们对人、 对事的判断 ,都常常是主观的 。但因为有我们自己的加工在里面 ,也因此存在许多偏差 ,不要小看这些偏差哦 ,或许你应该试着 ,尽最大努力去避免他们 ,因为它有可能会阻碍 ,你的人际交往 ,有可能会影响你的亲密关系 ,甚至有可能会让你在 ,别人最需要的时候袖手旁观 ,从而让对方付出生命的代价。**==
助人行为
-
助人行为:不能相信的媒体
-
责任分散理论(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theory):在一个寻求他人帮助的情境中,旁观者越多,助人的责任就被越多的人分担,即单一个体实施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
分享行为 捐献行为 合作行为 助人行为:根据助人动机将助人行为分为两大类: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行为(altruism);具有个人意图,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助人行为 安慰行为 同情行为
助人五步走:
第一步:觉察(perceive):个体必须注意到某个事件正在发生着。 第二步:解释(explain):在注意该事件时个体必须把它视为一种紧急情况来加以解释 第三步:责任(responsibility):当得出该事件是紧急情况的判断后,个体要断定自己是否有责任采取行动 第四步:能力(ability):明确自己负有责任后,个体要明确以何种形式给予帮助 第五步:行动(action):实施助人行为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 情境因素: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天气好、温度适宜,助人行为就会增多。因为心情好,同时助人的代价比较小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在提倡给予他人帮助的文化中,助人行为就会增 多 榜样(model): 匆忙程度(haste):匆忙的水平越高,人们对身边需要帮助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助人技能(helping skill):
认知失调
-
认知失调:求助的女神最美
-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它通常有三个假设:
第一:人一般都是非常想维护自己稳定的、正面的、积极的自我概念。 第二: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的自我认知产生分歧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不舒适感觉或者不愉快的情绪 第三:人会想尽办法去减少这种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觉
例:我认为我很优秀,但却找到一份很差劲的工作,于是产生了认知失调
解决认知失调的几个办法:
改变态度(changing attitudes):即改变原来的看法(例:从讨厌当前工作,到其实没那么讨厌) 增加认知(increasing consistent cognition):增加一些认知来减少分歧(比如想想这个工作离家近,钱多,事少等) 改变认知的重要性(changing the importance of cognition):把产生冲突的认知的重要性上调或下调来缓解冲突(例如把离家近的重要性上调,把工资少的重要性降低,使离家近的重要性高于工资) 减少选择感(reducing the sense of choice):(例:我们可以想,即使再优秀的人找工作也不是很容易,既然生活压力这么大,那我只能维持现状,别无他法) 改变行为(changing behavior):(例;真的换了份工作)
当我们教育孩子不要做某件事时,机要强到让他/她不会做这件事,同时又不能强到让他/她产生不该有的认知失调
例:如果我们通过棍棒来教育,那么孩子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误认知,那就是不干坏事的原因是父母会打他,于是就先不做了,但是脱离掌控之后会继续乃至更危险的行为
如果我们通过适当的教育的话,那么孩子在行为改变之后,即停止做坏事后,为了让认知与行为一致,而认为自己不喜欢干坏事,于是就改正了
认知失调的案例:在一个实验中,有三组被实验者: 第一组实验人员亲自去要求退回酬劳 第二组由非实验人员要求退回酬劳 第三组不要求退还(酬劳是由实验人员下发) 事后调查结果显示:第一组最喜欢实验人员,而第二组最讨厌
原理可能就是被实验者原本是为了酬劳而去的,到最后却自愿没有酬劳,于是行为与认知产生冲突,被实验者只能改变自己的认知,认为自己是喜欢实验者才去帮他的
案例二:让吸烟的人去参与戒烟宣传,最后他们会慢慢加入戒烟的行列
明明是一个吸烟的人 ,可是他却一直在做反吸烟的事情,两者产生了失调,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时候他们也会慢慢的加入到戒烟的行列当中
所以认知失调理论不是只有坏事情,有时候只要你应用恰当,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事情和美好的事物
态度
-
态度:谁能改变你的行为
-
态度(attitude):一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的观念基础的评价性,而且是持久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通常包含三个成分:
认知成分(cogntive component):人们对一定的态度对象所持有的知识、观念、意象或者概念等等 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我们对态度对象的一种体验 行为成分(action component):当你对这个态度对象有了认知,有了情感,自然就会对TA采取某些行为
从态度的不同成分出发,以此为基础,就会引发不同的态度
以认知成分为基础的态度:比如我们看到广告里穿白大褂的人会认为他很专业 以情感成分为基础的态度:比如广告常会请明星做代言 以行为成分为基础的态度:认知失调理论就是典型的以行为成分为基础的态度,比如我们历经千辛万苦买来某个品牌的手机,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品牌超级好
改变态度(changing attitudes)
- 中心路径方法(central path method) 接受信息——思考———改变
- 边缘路径方法(edge path method): 三大影响因素:
- 信息来源:(喜欢的人,信任的人,熟悉的人,相似的人,外表比较有特点的人等);如果一个人并不是站在他/她原本应该站的立场说话(违背自己利益)的人,我们会更愿意相信TA
- 信息因素:(信息强度:过于强烈的信息,会导致用隔离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 信息的顺序:(信息的多元性)
- 接受者:(情绪状态、人格特性、动机)例如:电信诈骗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会通过一些可怕消息让我们进入一个非常糟糕的情绪状态,在这种情绪状态下,我们的认知范围是缩小的,这个时候我们特别容易受人影响,亢奋状态下也是
群体行为
-
群体行为:被别人”惯“坏的你
-
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个人对别人的意识,比如说别人是否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改变(频率的增加或减少跟对这个行为的掌控程度有关)
例:主场效应
善于利用社会助长的各个因素,可以帮到你更好的发挥你的水平
-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叫社会懈怠,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一个活动时,或者做一件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时少,不如单干时出力要多,个人的活动性与效率也在普遍下降
为了解决这种滥竽充数的现象,可以让个人从群体中突出出来,而不是选择模糊的群体奖励
-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个人在群体压力或者群体意识的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体单独活动时不会会出现的行为
去个性化存在的两个重要条件: 身份的隐匿性: 责任的模糊性:
人在一个群体当中,其实会表现出很多不同的行为
-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指的是“由于实验对象对其被试身份的认知及态度而产生的实验偏差”。 简单来说,霍桑效应就是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
人不是被动的接受这些限制和束缚的